新華社7月28日推出第二十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邀請科技部七司副司長秦浩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甘小斌等相關人員,共話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關于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科技部和工信部重磅發聲:
科技部
科技部七司副司長秦浩源
科技部七司副司長秦浩源表示,科技部將不斷健全國家技術轉移體系,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建立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制度,持續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成效。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關鍵是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秦浩源說,當前,科技成果轉化仍存在對高校院所高質量科技成果創造和轉化激勵不足、職務科技成果國有資產管理模式與科技成果轉化規律不適應等問題。
秦浩源介紹,為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近年來,科技部持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動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科技成果評價3項改革試點,形成了一系列好的模式和經驗做法。
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三年間,向40家單位的科研人員賦權成果超過4000項,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三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累計超120億元,比試點前三年增長126%。同時,已有28個省份近700家單位開展省級賦權試點。
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改革試點帶動上海、浙江、陜西等17個省份開展改革探索,已有10個省份明確,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形成的國有股權不納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圍。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在探索成果多元評價體系、完善市場化評價機制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典型舉措。
秦浩源說,下一步,科技部將繼續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加快推進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建設;通過產權激勵激發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積極性;解除不符合科技成果轉化規律的國資管理束縛;協調推動重大科研成果示范應用,做優做強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工信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甘小斌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甘小斌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做好“四個強化”,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領軍企業牽頭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發揮鏈主企業和用戶企業雙帶動作用,協同推動技術攻關和示范應用。
二是強化創新和服務平臺能級提升,打造定位明晰、協同貫通、開放共享的產業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加快新建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做優做強制造業領域重點實驗室。培育若干個國家級制造業中試平臺,打造全國制造業中試服務網絡。聚焦新興和未來產業新賽道培育一批卓越孵化器。
三是強化科技服務支撐,為企業提供計量校準、標準實施、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知識產權、科技信息等“一站式”公共服務。加快培育市場化、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和高素質技術經理人隊伍。
四是強化機制改革保障,大力推進科技成果“先用后付”、資產單列管理等改革,完善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機制,形成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和良好生態。
“當前,創新鏈產業鏈無縫銜接還存在大企業開放創新資源動力不足、中小企業創新成本高、創新合作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备市”笳f。
甘小斌表示,對此,要持續組織“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鼓勵大企業“發榜”中小企業“揭榜”;深入開展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推動高校院所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進一步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放。
“此外,要建立企業、科研機構常態化對接公共平臺,幫助企業提煉‘真實需求’,巧借‘科研外腦’,實現‘柔性引才’,切實推動技術、人才等高端要素匯聚企業?!备市”笳f。
來源 | 新華社、技術轉移研究院